7月26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利来w66基金-昌平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昌平联合基金) 正式设立,标志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三城一区”全覆盖。昌平联合基金的设立使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外部投入年度经费规模达到3.36亿元,占2023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总规模比例首次达到50%。
昌平联合基金签约仪式 活动方供图
昌平联合基金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昌平区人民政府共同设立。首期合作期为2023年至2027年,经费规模为每年5000万元。参与该基金出资的有百济神州、万泰生物、爱康宜诚、爱美客、天新福、芯可鉴等6家企业,均为昌平区具有优势的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等领域的代表企业。围绕昌平区主导产业技术需求,昌平联合基金将充分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昌平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积极探索与各区、企业联合,形成了“国基金-市基金-区政府”“市基金-区政府-企业”“市基金-公益基金会”等联合基金合作模式,联合基金已成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接产业需求、统筹区域优势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多元化投入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联合基金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出台以后,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的热情逐渐高涨。2016年,北京市仅有2家企业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企业年出资额合计540万;今年共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基金会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工作,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投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经费规模翻了近20倍。2023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预计将资助400多个项目,引导4000多位科研人员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攻关。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基金的设立,带动了企业从基础研究的“局外人”转变为“出题人”,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小杠杆撬动大收益。
下一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将充分发挥联合基金纽带作用,搭建好科学界和产业界的桥梁,进一步畅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助力北京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