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门户功能

 公司新闻     |      2023-06-20 19:29

“不沿江不沿边不靠海”,曾经长期以西部内陆形象示人的利来w66陕西省,近年来“外功”大增。2018年,陕西经济增速达到8.3%,位居全国前五,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列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3位;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5.1%和16.2%;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列数同比增加5倍以上,且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一。


外功源于内力。有专家分析表示,陕西在经济外向度指标和外向型经济质量上的翻身仗,得益于开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以及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紧扣“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大“穴点”,系统布局、持久聚力。“三个经济”,已成为陕西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早春时节,西咸新区以首批集中签约829亿元的招商引资额喜迎“开门红”,其中绿地全球商品交易基地、山东能源西北大宗物资交易平台等一批涉及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平台和载体建设的项目占到总签约额的35%以上。


资本随“风口”而动,政策为市场助力。陕西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和《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海铁公铁联运、壮大跨境电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以及靶向招商等开放式发展精准施策。


陕西是国家级陆、空交通重大枢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其向西开放的“门户”优势更加凸显。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表示,实施“三个经济”既是对“海陆内外联通,东西双向互进”的国家再开放战略的陕西实践,更是陕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枢纽经济是释放市场活力的动脉。近年来,陕西本着密织通道,物畅其流的原则,实施重点设施项目289个,完成投资3278.5亿元。新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超过1000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854公里,居全国第九;铁路客、货运发送量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465万余人次,跃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国际(地区)旅客量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全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吨,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


为进一步提升“丝路经济带”沿线物资的快速集散能力,陕西目前正全面建设占地2441亩的西安新筑综合物流基地,建成投用后将形成以运输物流、贸易服务为主的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节点。如今,陕西枢纽经济已基本形成“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


叠加区位优势,打造以互联网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门户优势和流动优势,是陕西高效推进国际、国内产能合作、放大“杠杆”效应的重要支点。陕西先后共实施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172个,完成投资622.1亿元。苏宁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京东西北电子商务基地、国美西北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等一批物流龙头项目建成运营,陕西电商发展指数提升到全国第十位,物流相关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6亿元,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达到1371.6亿元。数据显示,陕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分别达到11.4亿美元和14.17亿美元。陕煤化控股建设的中大石油8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目前陕西省最大的单体境外投资项目;爱菊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150万亩的原料种植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园,一期年加工30万吨的油脂厂已于2016年12月投产运行,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厂,也是国家“中哈51个产能合作项目清单”中唯一的粮油加工类产能项目。


让发展要素自由流动,才能实现高效配置。随着“三个经济”的持续发力,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在陕西既畅通其流,又汇聚融合,陕西区位、科教、资源等优势加速显现。


深耕“三个经济”,带给陕西的不仅是牵动全局的速度效应,更是对陕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利用外资质量和对“放管服”等行政效能改革的激励促进作用。数据显示,陕西外资的投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占到了利用外资的60%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外资新型服务业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20%左右。2018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陕西营商环境列西部地区第一位。市场主体总量增长29.1%。